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

20140414《火箭爐第二章:實做》

《火箭爐第二章:實做》

今天下午利用了兩節課的時間讓孩子試作火箭爐,每個小組看著「說明書」裡的步驟,逐一的試作。我這邊也不多做解釋,讓他們就著先前的討論,從嘗試「錯誤」中來找到各自組別的「解決之道」。

在上段將「錯誤」給引號了起來,是想表達「錯誤」是真得是錯的嗎?在孩子的人生學習過程中,遵循著自己的步調,追求著自我的夢想,四處地嘗試可行的方向,雖然在我們(老師)的眼中看起來是多繞了一些遠路,但對孩子本身而言,那會是「失敗」、「錯誤」嗎?或許我們太一概而論了。

從體驗教育的概念中,得知「做中學」將會是孩子獲得知識、技能最佳的途徑,而且更能深化於孩子的內心之中。在今天的試作中,看到了孩子團隊合作、發揮個人長才的部分。

有人擅於畫線及組織,就立刻的跳了出來,引領著同組的伙伴,要這怎麼的開始,要那樣的接續。在過程中雖偶有口角,但那不失為是一種孩子們的溝通方式,只要不太超過,或是口出惡言、穢語,都是在我可忍受的範圍之內。



有人長於手工藝,就立刻施作了起來。敲個釘,挖個洞,剪個鐵片,再用手扳出一個圓形的穿出口,再修修誤差。慢慢組裝出火箭爐的樣子了。







當然有人是屬於「觀看」一族,只能偶有幫忙,但「游離」的情況比較多。不過隨著手做 時間的加長,這少數的游離民族,也就慢慢的參與進來了。也伸出手幫忙東邊做一點,跟著西邊做一點。









以下是孩子們所給的回饋,看得出來,他們是喜歡這一個課程的。在整理教學成果的當下,還有孩子一直在問,「我們還要再用火箭爐煮東西嗎?我們的綠豆不是還沒煮嗎?」……




只能說,孩子的潛力無窮,只要給他們時間和實作,與犯錯的機會,及修正的空間,他們一定能做得很好的。只可惜在教育現場裡面,最缺的就是這些。一直有這樣的感受。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